开心100彩票官方网站代理 - 开心100彩票官方网站注册网
中新网上海12月3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是亚洲最早集中治理污水的城市之一。记者2日获悉,历经百年发展,上海形成污水系统六大片区的主要格局,43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20.75万吨。迄今为止,上海已建成2.8万余公里排水管道、1525座排水泵站、366个排水系统,城市防汛排水能力大幅提升,水安全保障基础牢固。
上海“百年排水”成就展中,记者2日了解到,上海已经形成污水系统六大片区的主要格局。(中新网记者 陈静摄)
记者当日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将“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理念纳入排水行业管理,确立了绿色源头削峰、灰色过程蓄排、蓝色末端消纳、管理提质增效,“蓝绿灰管”多措并举的雨水治理路径。
上海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史家明对记者表示,上海城市污水治理成就显著,城市防汛排水能力大幅提升,水安全保障基础持续筑牢。史家明希望,上海要积极适应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在上海排水设施“一码通”、运行调度“一网通”、排水模型“一键通”上取得新进展,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排水高效能治理。
据悉,目前,上海加强排水设施运行状态监测,构建覆盖全市排水全过程的实时感知采集系统,努力实现排水系统“全流程、全要素、全过程”的管控。同时,相关机构正有序实现排水设施“建、管、养、监、检”等具体应用场景接入,实现面广量大点分散的排水设施底账清、数据准、动态新,实现“基于现场场景”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城市排水运维智能化、专业化、高效化;此外,上海还加强排水基础设施模型建设、排水系统实时控制仿真模拟、运行调度智能决策分析、排水设施健康评估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赋能排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管理。与此同时,上海还推动开展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碳排放测算,降低污水处理设施能耗,优化碳排放管理。
城投水务东区污水处理厂正在呈现上海“百年排水”成就展。(城投水务供图)
据了解,上海开埠后,1862年起,英租界先从当时的中区开始进行规划和建设雨水管道。1923年,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人口的不断集聚,城市污染不断加剧,基础设施不堪重负,严重影响了民众健康与生活。从1923年到1927年,北区、东区和西区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全部采用国产设备的污水处理厂——曹杨污水处理厂建成。随着改革开放,上海排水系统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治理苏州河污染成为大规模水环境整治工作的起点。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环保工程之一,其中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
在采访中,记者走进具有百年历史的城投水务东区污水处理厂。这里正在举行上海“百年排水”成就展。东区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23年,如今这座香樟树下光影交织的百年老厂,是中国首批建造的污水厂中唯一保留下来、工艺流程完整、构筑物完好的污水厂。
据悉,建厂时,东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1.7万吨/日,历经5次扩建,其最高处理规模达到3.4万吨/日。2019年8月,东区污水处理厂停止运行。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工业遗产,东区污水厂虽停运却以永续保护、活化利用、科技创新等举措,推进功能转型。如今,东区污水厂已被建设成一个综合园区,内设“历史馆”“时间廊”“未来馆”,成为全面展现排水、污水处理发展历程的生态展示馆、排水行业的“博物馆”、教育培训的“新课堂”、前沿创新的“试验田”、行业交流的“新地标”。
参观者在“历史馆”中回顾排水行业发展变迁。(中新网记者 陈静摄)
在“百年排水”成就展中,沿着厂内参观路线,记者跟着工作人员,用脚丈量、用耳聆听、用心感受。据悉,未来,城投水务东区污水处理厂将立足“百年园区、无废园区、零碳园区、海绵园区、生态园区、智慧园区”理念,建设排水百年工艺展示基地、无废示范引领区域,打造零碳排放负碳引领新方式、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新试点,成为绿色生态共享空间和数字水务智能运维空间等,成为绿色低碳理念的实践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砥砺前行。(完)
中新网上海12月3日电 (缪璐 郁玫)提起上海浦东,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超高层建筑群成为人们对此的第一印象,但殊不知,这一区域有高度的同时,还通过读书会织就知识密度。
12月2日,在陆家嘴读书会的举办地点、浦东的阅读地标小白楼融书房,学习读书会、陆家嘴读书会与市民读者迎来了他们之间第666次重逢——两档读书会五周年特别活动。
“这个融书房因为读书会简直成为全上海知识密度最大的地方了”,一位参加浦东两个读书会的读者这样评价。从2018年世界读书日开启首场活动至今,五年时间,共举办了600余场丰富多彩的活动。
500余位专家学者前来与读者面对面,他们有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有知名作家,有高精尖领域的拔尖人才,也有百万人气的自媒体达人……定时、定点,风雨无阻,浦东的两个读书会像一个约定,线上和线下3000多万人次共同创造了上海全民阅读的一处靓丽风景。
12月2日,学习读书会、陆家嘴读书会两档读书会五周年特别活动举行。蔡渭清摄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玮在五周年庆典活动上致辞时说,“五年间,我们发现,实际上,大家学历史、悟思想、感新知的需求是很旺盛的,年轻人苦于学习的场景比较单板、外企员工苦于学习的时间段不够灵活、青年科学家们苦于学习内容不够解渴、基层群众苦于学习形式过于单一。只要植入更多优质场景、引入足量合规师资、开展更多思想策划、配送更多样的文化内容,两档读书会完全可以让每一类受众都以自己最为亲切舒适的方式来听、来读、来学,让学习成为遍及全社会的新风尚。”
曾在陆家嘴读书会讲台上与读者分享自己调研留守儿童现状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杨帆说:“将留守儿童话题带到读书会的本意是想对这个群体去污名化,同时,通过还原孩子们对于自己日常生活时间和空间的感知,让他们的韧性得以呈现,并希望借此让许多城市中产父母可以反思自己的育儿执念。”
被历史学界和读书界誉为“仇神”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仇鹿鸣在现场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对阅读的看法,“最根本的是有‘读好书’的精神,即保持对阅读的兴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阅读中体会到乐趣才是最大的动力。”
在被主持人问到如果选择一句尼采的话送给大家,会选择哪句时,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B站上给年轻人上哲学课的余明锋送给读者一句话:“尽管现象千变万化,但在事物的根本处,生命却是牢不可破、强大而欢乐。”
活动最后,666期读书会载梦新征程启动,展望了两档读书会未来的发展——将两档读书会打造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前沿阵地,坚决扛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发展生机勃勃,用心用情讲好浦东故事、上海故事、中国故事,满足市民高质量的文化需求,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打造浦东文化高地、擦亮上海阅读推广的金名片。(完)